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讓生活不再「擠」的發明-LiquiGlide

你一定有過拼命拍打蕃茄醬瓶底,想把剩下的番茄醬「擠」出來的經驗,卻發現他媽的根本擠不出來,有項發明可能會讓未來再也沒有「擠」這個動詞。
麻省理工發明「超滑塗料」,再也不用「擠」了
全世界的人都被類似的事情困擾,快用光的番茄醬無論怎麼用力的「擠」,都很難將剩下的番茄醬擠出來,因此產生了不少的浪費。舉一個貼近台灣人的例子來說,每天使用的沐浴乳快用盡的時候,只能光溜溜的站在浴室裡束手無策,想把剩下的沐浴乳擠出來卻困難重重,只好加水搖一搖湊合著用(然後隔天又忘記沐浴乳已經擠不出來了)。麻省理工的 Dave Smith 帶領了一個團隊發明了一款塗料叫「LiquiGlide」,用來塗在瓶子的內側,這種塗料無毒,而且可以讓瓶內的液體毫無摩擦力的輕鬆「滑」出,完全不造成任何的浪費。
「聽」起來就很炫!隨節奏發光的 Glow 耳機 - ...
原田和明 │ 動起來吧!精巧的裝置藝術 - ...
Short Films #6
AIRFRANCE 一段天際線之上的法式浪漫旅程 - ...
創作過程才是骨牌的精隨!令人驚喜連連的骨牌停格動畫 - ...
原子小金剛的三種樣貌 - ㄇㄞˋ點子靈感創意誌
Short Films #4
BACK TO BLACK,BACK TO AMY WINEHOUS ...
這項發明有可能讓未來的消費者不再有「擠」這個動作出現,因為液體會輕鬆的「滑」出來。Dave Smith 等人已經將發明申請了專利,聽說美國最大的番茄醬場已經在跟他們接洽,除了番茄醬以外,這項發明還可以應用到大部分我們生活中的產品上,那會是一個多可觀的利潤,Dave Smith 觀察到生活中大家習以為常,卻常常忽略的小地方轉變成一種發明,這是一個多棒的創意。
Liquipel 防水塗料 
說到超滑塗料就會讓人想到前些陣子由HzO科技公司發明的奈米防水塗料,顧名思義這種塗料可以防水,可以塗在手機上,而且塗料可以滲透到電子設備的空隙裡面,讓電子產品完全性的防水,而且這項發明也已經確定會運用在即將釋出的蘋果公司「iPhone 5」還有三星的手機上,華人首富李嘉誠含投資了三百萬美金在這間公司上。
這兩項發明都會讓他們賺到這輩子再也不愁吃穿的大錢,而兩個案例都是從生活中的小地方出發,發展出絕妙的發明,這也是創意的精隨所在,不要小看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因為這些小事有可能就是成就大發明的契機,就像是創意人必須觀察消費者的每個小動作和消費習慣,才能發想出驚天動地的創意。
文章出處:ㄇㄞˋ點子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2015搖籃到搖籃產品創新設計競賽


活動目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落實資源源頭減量政策,並強化國內廢棄資源管理,鼓勵社會大眾重視產品源頭綠色設計及生產,促進企業應用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及導入創新思維重新設計產品或製程,讓產品更容易回收利用或分解回歸大自然,實踐綠色消費生活,以期達到資源循環零廢棄之願景,特辦理「2015搖籃到搖籃產品創新設計競賽」,競賽主題為「搖籃到搖籃(C2C)創新設計與資源循環」,邀請學生、社會大眾及企業設計符合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之產品於104年6月15日前投稿初選參賽。


競賽主題


搖籃到搖籃(C2C)創新設計與資源循環

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設計理念是一種改變傳統產品或材料設計的綠色環保概念,不同於以往自然資源經由開採、加工、製造、使用、拋棄、污染後就注定了單向的「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之路。搖籃到搖籃強調向大自然學習,將所有物料皆視為養分,認為所有材料或產品皆可循環利用,並從源頭設計改變起,亦即從產品設計階段就仔細構想產品結局,讓物質得以不斷循環於生態或工業迴圈。

參賽組別及資格


一、組別分為「學生組」及「社會組」:

(一)「學生組」參賽資格:全國公私立各大專院校在校生(含研究生)及高中職(含進修部)各級學校學生。

(二)「社會組」參賽資格:須為我國之自然人或依法登記之法人。

二、參賽者可為個人、團體組隊或公司行號,每一團體組隊人數至多5人為限。
三、參賽產品不得為已取得國外搖籃到搖籃驗證(Cradle to Cradle CertifiedCM)之產品,並不限定產品類別,惟同一參賽者投稿之產品,以2件為限。
活動期程


初選收件 即日起- 104/06/15

初選審查 104/06/16- 104/06/30

複選收件 104/07/01- 104/07/31

複選審查 104/08/01- 104/08/15

頒獎表揚 104/08/31前(預定)
參賽產品規定及繳交資料


一、初選(資格及資料審查)

參賽產品須檢附以下4份資料。

(一)紙本報名表附簽名正本1份(報名表格式下載)

(二)輔助說明產品設計理念之180秒以內之影片或簡報(將依繳交之影片或簡報內容酌予加分)

(三)相關佐證或證明文件(例如:簡報、設計圖說、產品或材料檢測報告或材料成分分析等)

(四)資料光碟:光碟上請註明參賽者名稱,並內含以下檔案(請依序命名):

01_報名表

02_影片

03_相關佐證文件(電子檔或紙本掃描電子檔,例如:簡報、設計圖說、產品或材料檢測報告或材料成分分析等)。

二、複選(實體產品審查)

通過初選之參賽者,經主辦或承辦單位通知後,須於期限(約為一個月)內提供實體產品或模型。


報名資訊於獎金獵人下載


文章轉載於https://bhuntr.com/tw/contest/158690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2015臺灣工藝競賽」

「2015臺灣工藝競賽」   
5月6日至5月20日報名  敬請踴躍參加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之「2015臺灣工藝競賽」,分為「美術工藝組」及「創新設計組」,其中「創新設計組」部分,今年以「戶外休閒空間藝術化」為主題,參加此組者需依主題創作,期望藉由創作者之靈感與技藝,透過工藝元素的融合來設計出該空間合宜使用之器物等;另「美術工藝組」則不設定競賽主題。 
一、參加資格: 
1.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個人或共同創作之團體,應為參賽作品之著作人,且享有參賽作品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2.作品未曾獲得任何補助或國內外公開競賽(單所學校內競賽除外)入選(圍)以上之資格。 
二、報名: 
1.報名期限:自2015年5月6日至2015年5月20日止。 
2.報名方式: 
(1)通訊報名:請備妥報名表件後以掛號寄至: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10349臺北市大同區華陰街38號 (02)2559-9920;請註明參加「臺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或創新設計組;截止收件日期2015年5月20日〈以郵戳為憑〉。 
(2)線上報名: 
a.請於徵件時間內,至工藝中心網站www.ntcri.gov.tw「2015臺灣工藝競賽線上報名」登 錄參賽者資料表及作品資料表(含圖檔)。(5/6~5/20開放) 
b.報名前請先登入/加入會員報名資料各欄位請詳實填寫,確認無誤後,按「確定送出」按鈕,報名完成,系統會自動將「活動報名成功通知信」寄至您的電子信箱,報名成功後不可修改資料。 
c.線上報名時間至104年5月20日(三)晚上11:59分止,其後系統將不再開放。 
d.請儘早完成報名手續,避免集中於報名截止前數天內登入,以免因網路流量壅塞而影響個人權益。 
三、洽詢電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電話:(02)25599920
報名前請詳閱本競賽簡章,報名則視同意遵守本簡章各項規定。
◎書面報名表格請勿施用任何裝訂
通過初選名單預計8月公告於本網站。
報名表請至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下載
文章轉載於http://www.ntcri.gov.tw/zh-tw/Activity/Content.aspx?Para=1172&Control=3&Page=1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節能設計] 要喝多少熱水,就用多少加熱能源

喝水對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是一件不需思考、不用煩惱,只要走到飲水機旁,開關壓下去,要熱要冷都有。所以喝水怎麼更節能?這是一個我們很少會去思考的問題。
Miito,由丹麥的設計工作室Chudy and Grase所設計的加熱裝置。由一根磁棒與一個感應式底座組成。只要把磁棒放入想要加熱的容器內,透過感應線圈與磁棒的電磁作用,Miito就會開始進行加熱。
無論是想要熱一杯或一壺水;還是想要加熱冷掉的咖啡、茶等飲品,都很方便。
這個產品最大的節能特色有兩點:
一、需要時再加熱。
飲水機固然方便,但是有時候家中並不是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熱水,整天插著電,固定的沸煮,都是在使用能源。
二、不受容器大小形式限制,要多少就加熱多少。
如果只是想喝一杯水,直接加熱不僅時間快,也不用想說多煮在壺裡的水會涼掉,想喝時要重煮。或者要用保溫瓶裝。無形中我們飲水的習慣,就消耗了許多能源。

目前Miito還在試做研發階段, 但是這樣的設計,讓我們能夠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能源可以更加有效利用的方法以及節約能源的細微之處
文章轉載於ㄇㄞˋ點子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2015「環境關懷」跨領域設計競賽

◆活動目的
行政院環保署為鼓勵全國民眾對於「環境關懷」、「跨界創新」與「創意務實」觀念的認同與生活實踐,特別舉辦-2015「環境關懷」跨領域設計競賽,提供在「創新設計」、「永續設計」、「環境教育」、「綠色/生態設計」、「社會關懷」、「通用設計」…等領域的專業人士,一個跨界交流與創意表現的舞台,發掘、培育具潛力的創意設計新星,透過跨領域、全方位的思考,創意地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在地困境與全球挑戰。
◆活動主題
【永續•挑戰】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ility
高度文明的發展,人口與財富的激增,地球自然資源不再能滿足人類無止盡的發展,面對此劇烈轉變與氣候的變遷,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物種之間的失衡與衝突,衍生了不同的在地困境與全球難題。永續,已是全球所須面對的共同挑戰。如何以「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能力之發展」的思維,運用想像力與創造力,落實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正義」的世代正義與均衡共存,為生態、生活、生命創造無限的可能,改變世界,打造永續美好的未來,由你決定!
◆參賽資格
中華民國國民,均可報名參加。
個人、團隊報名皆可,參賽者亦可跨隊報名。
◆徵件需求
凡能表達競賽主題【永續•挑戰】的設計方案均可參賽。
作品以解決人類面臨在:身體、家戶、工作、遊憩與社區等的問題;而思考面相包括了:教育(EDUCATION)、賦權(EMPOWERMENT)、能源( ENERGY )、環境與氣候調適( ENVIRONMENT & CLIMATE ADAPTATION )、食物( FOOD )、政府( GOVERNMENT )、居住(HABITATION)、健康(HEALTH)、生活型態(LIFESTYLE)、金錢與價值觀(MONEYAND NEWVALUE PERCEPTION)、水資源(WATER)和其他相關議題。
◆作品範疇
歡迎與競賽主題相關的作品參賽,包括:工業設計、建築設計、視覺傳達與多媒體設計、環境教育、工程設計、互動設計、服務設計、商業模式和綠色技術設計和其他相關範疇皆可。
◆競賽時間表
項目 時程
報名及參賽作品送件 103年11月17日(一) 至 104年1月25日(日)截止
(以郵戳為憑)
初選與入圍者公告 104年2月1日(日)前 入圍名單公佈於競賽官網
入圍者第一階段繳件 104年2月13日(五)前 繳交國際大賽參賽看板
入圍者第二階段繳件
模型/看板送件 104年4月15日(三)前
(相關確定時程規劃,將與入圍名單一併公告)
入圍者提報/決選 104年4月15(三)前
頒獎典禮與獲獎/入圍作品展覽 104年5月1日至5月4日(2015新一代設計展)
獲獎/入圍作品巡迴展覽(北中南) 104年5月至7月
辦理國際交流活動 104年8月前(經費補助前三名得獎者經費,前往具有成
功環保/低碳產業經驗的丹麥,進行參訪進行「環境關
懷」設計交流)
※本時程規劃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修正並於2015「環境關懷」跨領域設計競賽活動官網公告之。
※競賽官網:http://www.contest.twmail.org
◆報名費用
免繳報名費。
◆初選送件
參賽者須提供設計作品圖面及設計說明。
●上述設計圖面及設計說明需表現於A2 尺寸(420mm×594mm)展示看板內;設計說明
不限制排版格式,須與設計圖面統一為橫式排版;看板數量統一為 2 張。
●參賽者須將「報名表」與「著作授權同意書」貼附於展示板的背面,表內各項資料皆
需詳細填寫,若未完成以上所述,視為未完成報名手續。
●初選入圍者須繳交設計看板的影像檔光碟(檔案格式為jpg,解析度300dpi)。
※請注意:
●每人參賽件數不限,但同一設計概念衍生之系列作品視為一件。
●報名截止後,將無法再修改「作品名稱」及「設計團隊成員」資料,請妥為填寫;於
入圍或得獎名單公布後,欲增加之「設計團隊成員」名單,主辦單位有權不予受理。
●為保障所有參賽者的權利與義務、保護智慧財產權並使競賽順利推動,亦請務必妥善填寫「參賽聲明同意書及著作授權同意書」。
●為保障參賽者權益,報名時請填入經常使用的E-mail信箱,承辦單位將會以此信箱
傳送比賽重要訊息,包含入圍與得獎通知。
◆決選送件
●入圍者須提供作品看板、模型及親赴現場說明。
●上述設計圖面及設計說明需表現於A2 尺寸(420mm×594mm)展示看板內;設計說明
不限制排版,須與設計圖面統一為橫式排版,看板數量 2 張。
●入圍者須製作設計之模型/原型,以為決選評選。而每件入圍作品模型製作費用,最
高補助新台幣15,000 元整(含稅與模型郵寄費,須提供核銷單據)。
●模型規格須製作長/寬/高限制在500 mm×500 mm×500 mm 範圍內,實際比例(Scale 1:1)之精密模型。若原設計作品尺寸超過上述之模型尺寸範圍者,請提供
等比例縮小模型。若模型製作需超過尺寸限制,請與主辦位聯絡人聯繫。
●進入決選的入圍者將以電子郵件通知入圍及相關注意事項。作品看板、模型送件與現
場提報請依指定時間送達指定地點,逾時或未出席者視同棄權,若運送途中模型遇任
何損壞,參賽者將自行負責。
◆交件地址:
106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5 巷6 號1 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請註明「2015環境關懷跨領域設計競賽」團隊收)
競賽官網:http://www.contest.twmail.org
連絡專線:07-7172930 分機 7822 (李小姐/專員)
連絡電子信箱:contest@nknu.edu.tw
◆評選作業
承辦單位將邀請7-9位相關領域專家與學者組成初選與決選評審團。
初選:依照參賽者所提供之作品看板為依據,由評選委員票選出入圍作品20件;入圍作品將進入決選階段。決選入圍作品數量,將以初選評審會議之最終決議為準。
決選:以入圍者提供之作品看板、模型及現場說明,由7-9位相關領域專家與學者組成評審團,依決選評選標準遴選出前三名作品及佳作獎。入圍者須親赴決選評審會場說明設計概念,說明時間以5分鐘為限,評審另提問5分鐘。入圍者需提前在決選之前將輔助設計說明之檔案交由承辦單位存檔。
◆評審標準
以創意出發,力求創新突破,切合主題,美感設計,並能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初選評分標準:創意,切題性,技術可行性,圖面表達。
決選評分標準:創意,切題性,技術可行性,模型表現。
◆頒發獎項
第一名 獎金新台幣100,000 元整(含稅),獎狀一紙ㄧ名
第二名 獎金新台幣 50,000 元整(含稅),獎狀一紙ㄧ名
第三名 獎金新台幣 30,000 元整(含稅),獎狀一紙ㄧ名
佳 作 獎金新台幣 5,000 元整(含稅),獎狀一紙五名
同時,獲得前三名的得獎者(得獎者若為團隊,每隊至多補助一名)由主辦單位經費補助安排赴具有成功環保與低碳產業經驗的丹麥,進行環境關懷設計交流活動,經費補助最高新台幣90,000 元整;參訪行程統一由承辦單位規劃(包括:機票、參訪活動、交通與食宿等安排),得獎者須配合團體行動,不得擅自脫隊。
●以上各項獎項經評審團決議,得從缺或調整獎項數量。
●獎金須依台灣地區稅法先行扣繳個人所得稅(所得稅率:10%)。
主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感性學會

文章轉載於獎金獵人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走在那條你我所照亮的創新中


以木頭做燈泡聽起來似乎不大可行,不過日本藝術家福定良佑以京都傳統的木工技術將木材削磨到足以讓光源能穿透木體的程度,約只有2~3公厘的木頭燈罩,除了能維持自然穩定的燈泡曲線之外,光線透射出來的木紋更是一大亮點,不管開不開燈都像藝術品般優雅美麗!


源於日本京都的傳統工藝,藝術家以轆轤木具(ろくろ)製作燈泡,搭配特殊訂製的刀具慢慢打磨塑型,並且用了上百年的松木為材,他認為松木具備了這項設計所需的特性,能在極薄的情況下擁有最好的穩定性,不易裂損,光源的部分則限用不會發熱的LED燈泡,才不會用到一半整顆燈泡燒起來變成小火球。
藝術家請來京都木藝老師傅綾部先生製作,從整塊松木慢慢變成只有2~3公厘薄度的燈泡,過程中展現的細膩手法正是傳統工藝最令人著迷的部分!




福定良佑表示,他從一本介紹京都傳統工藝的書籍中看到關於木工轆轤的資料,引發想嘗試製作木頭燈泡的念頭,第一顆樣品在 2009 年出爐,花了三天才完成,成果也相當令人滿意,而最近接受奧地利燈具品牌 LEDON 邀約合作,才又把這套設計重新搬上檯面,也讓傳統的木工轆轤之美出現在現代工業設計的領域,更多 Wooden Light Bulb 的資訊可在 LEDON 官網上看到。

文章轉載於大人物http://www.damanwoo.com/node/85599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可以收進後背包中的電動單車

Impossible Technology
在訴求節能省油的現代趨勢下,越來越多人選擇更環保的代步方式,而採用電力替代的電動車也在這波熱潮中逐漸受到關注;由總部位於加拿大與北京的 Impossible Technology 所設計,取名為「Impossible」的電動單車更將收納便攜程度提升,經過摺疊後可以收進後背包之中帶著走,在節能省力的前提下提供更便利靈活的攜帶程度。
摺疊後的大小可以收進後背包之中,重量不到5公斤。為了節省空間,將坐墊與收納盒結合,摺疊時可做為包覆輪面及保護電動充電器乾淨與防水的外罩,折疊後可安裝在後桿上當作椅墊。
透過簡單的四個步驟,便可以將折疊的「Impossible」組裝成一輛可以騎乘代步的電動車。

設計開發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便是提供動力的馬達部分,目前以改裝現有馬達達到兼顧輕量化且動力充足的「Impossible」,配備10顆 2900Mah 的充電電池;而在募資計劃成功後,也將開發專屬的直流馬達供「Impossible」使用。
沒有踏板不需以人力踩踏,靠馬達動力行駛的「Impossible」,12.4mph 的速度下可行駛45分鐘,或在普通速度下可以行駛15.6 英里(約25.1公里)。目前正在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集資中,未來也會發展多色的輪面等組件供客製化。
文章出處:ㄇㄞˋ點子http://www.mydesy.com/impossible-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