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以桌巾為靈感~充滿律動線條的俏皮木桌「The Rising Side Table」


擅長以木頭為材料,打造出既複雜又簡單的 The Rising Furniture 家具系列,荷蘭設計師Robert van Embricqs 前陣子推出了新的代表作。這張 The Rising Side Table 繼承了系列前輩們的傳統,有漂亮的幾何結構,不安份的個性,猛一看還以為桌子快要浮起來了啊!



Robert van Embricqs 以桌巾為靈感,讓一塊硬梆梆的木頭變得柔軟,原來他在上頭施了「切割」與「重組」的魔法。設計師將木板切割成數十根木條,但保留正中央桌面,呈現出鋸齒狀的圓形木板,接著把木條們與桌面全都利用特殊鉸鍊給連接起來,最後再把木條與木條之間加以串連。這組裝過程雖然聽起來不太複雜,但實際的設計與執行上可是花了相當大的苦心~




如同剛才所提到的,設計師為了減輕重量、讓桌子展開時能平放於地面,同時顧及堅固耐用與外觀質感,因此他採用了特殊的鉸鍊,與過去常見的全金屬的鉸鍊完全不同。Robert van Embricqs 把所有複雜的設計與製作流程都留給自己,最簡單的使用情境就留給接觸這張桌子的所有的使用者。

將兩側位於中央的木條向內推,並且將整張桌子拉起來,充滿律動感的流線邊桌就誕生了。看來有點頑皮的桌腳,其實重要的四邊角落還是穩穩的靠在地面上,一點都不用擔心堪用與否的問題。而且不使用的時候更可以把整張桌子平整化,收納至任何一個角落,符合現代居住空間的需求,在講求設計感的同時,實用性也不能完全棄之不顧。


文章轉載於大人物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以一擋四,好洗好收的摺紙量匙

常常烹飪或研究食譜而且有精準調配醬料、調味粉習慣的人一定對於一串一組4支的量匙不陌生,由4/1茶匙至1大匙容量組成的量匙,是不是能有減少數量來達到更便利、更簡化的設計呢?
印度設計師 Rahul Agarwal 將這一般人或許認為不不需要再改進的量匙,以多邊形為出發點,將一片平板狀的用料使用多邊形折合的方式,單單僅用"一片"量匙便創造出不同容量的盛放空間。
設計師便將此量匙命名為「Polygons」多邊形,透過平板量匙上的折線,輕輕用手一抓,變成了前端具有三角形盛放空間的量匙。
上頭標註了四種容量的刻度,只要像摺紙一般對著適當的位置一抓,將平板對折,便可以創造出需要的盛放容量。
片狀造型不僅便於收納、容易清洗以菜瓜布等清潔工具直接刷洗,就連即使是添加完畢後殘留在前端的幾滴醬料,也可以把「Polygons」攤平後將在瓶口把醬料刮回醬料罐中,一點都不浪費。

設計師以人的手掌彎曲捧起時,不同的程度會形成相應大小的凹陷為發想,跳脫一般湯匙的圓弧+握柄形狀,以「一片量匙」來應付生活中的度量需求。
片狀「Polygons」量匙上頭的折痕加上折紙般的使用方式,雖然都看似簡單,不過也是經過設計師不斷的試驗、測量、設計,挑選材質與打樣之後,才會呈現出如此簡便的成果在我們眼前;正因為有設計師們想方設法將生活中的過程給簡化、便利化,我們身為使用者才會有越來越便利、有品質的生活!
文章轉載於ㄇㄞˋ點子http://www.mydesy.com/rahul-agarwal-polygons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令小偷也不知所措的自行車防盜設計「YERKA」

即使我們將自行車鎖在固定物上,也常常擔心腳踏車上的鎖被敲開或剪斷,愛車不翼而飛,但是若有「Yerka」僅用20秒就可以完成上鎖的「車身」防盜裝置,你再也不用擔心,也不需另外帶上一把沉重的掛鎖或鋼繩鎖了。
由三位來自智利的工程學學生:Juan José Monsalve, Andrés Roi 和 Cristóbal Cabello設計的「Yerka」自行車計畫,在保持城市車外形的同時,於車身設計了一種提升安全性的閉鎖裝置。他們直接將自行車本體的車架,變成了一把巨大的鉗鎖,即使是能夠打開任何車鎖的小偷,也會對其束手無策。
利用分離的坐墊桿與車架下管鎖起所圍住的空間,可以將自行車鎖在柱狀物或是欄杆。「Yerka」的設計概念包含三個核心面向:安全、設計、舒適,設計團隊自許「Yerka」不僅是一台能騎乘的自行車,更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一般的自行車即使上鎖,在破壞鎖之後還能留有完整的腳踏車體,「Yerka」以車架作為車鎖來增加安全性,等於想要破壞車鎖的話便只能破壞整台車的車體,如此一來小偷也就失去了偷車得到的價值
「Yerka」的設計師三人作為自行車被偷的受害者,便決定和小偷對抗,研發出了以車體為鎖的安全裝置,並且在持續的完善中,希望能為單車族帶來幫助。在第一眼看到「Yerka」時一定會令人想說這台車是哪裡出了問題,不過正因如此,也會讓偷車賊還沒動手,一看到就頭痛了吧!而正也恰恰達到防盜的目的了!
文章轉載於ㄇㄞˋ點子http://www.mydesy.com/yerka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北歐和日本的「簡」有哪些區別?

「北歐和日本的簡約風可以歸為一類嗎,有哪些區別?」——這是知乎上最近一個比較熱門的問題,小編也一直保持關注。對於非設計專業的人們來說,提到北歐或日本的設計風格,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也許都是「簡約」。室內 & 陳列設計師 SunLau 在知乎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很多人表示贊同,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提問者:每次看日本的設計和北歐的設計總感覺相似,小的說某些物件,尤其是木製家具,大到家裝。不知道有沒有工業設計類的能給個解釋,在概念上日本和北歐所謂的簡約是一個意思麼?其相通和不同之處是什麼?
曾在北歐的冬季呆過,丹麥瑞典的印象最好;可惜日本沒去過。回來之後也喜歡鑽 ikea。muji 反而去的少。簡單講些自己感受到的,開拓大家思路。
我在挪威奧斯陸,坐火車到所能及最遠的山上,和夫婦一起在一個餐廳裡聊天時,談到吊燈,那是很誇張的如樹枝如皇冠型的,是幾個鹿角做成的。還有鹿皮在牆上。也是一種簡約。日本沒有這種張揚的風格感覺。
另外,ikea 的色彩明顯比 muji 多。拿某人點評 muji 的話說,那些太素太純,有種禁慾感。北歐的色彩會豐富,但估計為了防止冬日人過於抑鬱。
SunLau:現在我們能接觸到的明顯的「北歐風格」,是自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北歐現代風格。受到20世紀30年代的功能主義或現代主義的影響,北歐現代風格通過家具和建築以及工業產品,帶動了這股風潮。MUJI 類似的簡潔風格是受到這股風潮的影響,但和北歐現代風格還是有很大區別,更帶有東方的禪意,顯得純淨,讓人冥想。

北歐現代風格的起源:

20世紀30年代,北歐湧現了功能主義或現代主義思潮,在建築、家具、工藝品方面開始崛起,1939年紐約博覽會上,芬蘭展館向世人展示了北歐的自然形象、文化傳統、烏托邦思想、對手工藝品的感觸等要素,整個北歐國家在普通層面上的居住環境的意識也開始萌生。
 進入20世紀50年代,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於軍事目的而開發的新材料、新技術,在戰後為家具及建築領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曾經是落後國家的北歐各國不僅列入發達國家的行列,也成為領頭羊,這是北歐各國的黃金時代。
70年代出現的是有危機導致了北歐經濟出現停滯,設計、建築領域也是去了優勢。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典的宜家家居(IKEA)取得了讓人意外的發展,家具已不再是代代相傳,而是消除浪費和更自由地使用。
90年代後隨著信息的通暢以及北歐設計師不斷在國際獲獎,北歐現代設計更一步被英語圈為中心的地區所追捧。 北歐現代風格的基礎還是有著強烈民族氣息的,更像是一種改良,更具包容性。有傳統的演變,也有十足摩登感的出現。沒有明顯的符號化特徵,給人的是一種感覺。

具有代表性的北歐家具:
Panton chair
設計年代:1959-1960年
設計師:Verner Panton
CH24 Wishbone Chair
設計年代:1950s
設計師:HANS J WEGNR
The Round Chair
設計年代:1950s
設計師:HANS J WEGNR

再說日本/MUJI
日本戰後的工業發展迅猛,但有過迷茫,好在日本是一個包容性比較強的民族。懂得吸收,更懂得本土化的改良。今天日本的簡潔風格,受到當年北歐現代風格的影響很大。
日本也是一個從抄,到改良,再到創新的過程。日本重視物與人,人與自然的「溝通」。日本的簡潔設計往往給人的感覺是自然純樸,在解決基礎功能後,讓她更加真實,不會做刻意的修飾。
也因為國土資源以及戰爭的原因,在設計時的出發點更趨於回歸原點(如我很喜歡的原研哉)。一件商品有良好的功能,盡可能的減少浪費,更加環保且性能優良耐用,當然還有最根本的控製成本。
這之間是需要權衡的,設計本身就是妥協,有了大量思考後,一步步的減法下來就決定了她的面貌。 簡潔可以是直角直線,比如 MUJI 大多數產品的線條一樣,也可以是不加刻意修飾的純樸樣子。

幾句話是無法理清北歐與日本的區別,基本上喜歡此種感覺的人能切身體會其中的微妙不同,但又說不清楚。就如我一樣,經常把北歐家具、MUJI 家具以及宜家的家具搭配到一塊,毫無違和感。
日本給人的是意境,讓人想融入其中;北歐更有親切感,即使深淺色搭配也陽光明媚;宜家則中庸平和,沒有違和感。能做到讓你說不出的喜歡,是最大的成功。
隨手找了一張圖,你很難說清它是什麼風格。有北歐纖細現代的設計,又有日本帶給你的意境,如果說這是宜家斯德哥爾摩系列新款,你也不會有意見。

文章轉載於ㄇㄞˋ點子http://www.mydesy.com/vs-simple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THE SWINGS音樂鞦韆,在音樂聲中盪出閃耀弧線

來自加拿大的設計師團體 Daily Tous Les Jours 將童年記憶中的鞦韆結合了音樂,成了一項優雅的公眾藝術體驗,透過使用者在鞦韆上的擺動,帶動設備產生音效,成為可以發出音樂的互動裝置,並且在今年六月美國科羅拉多的燈箱藝術節中呈現,感受自然、燈光、音樂與鞦韆的結合。

小時候在公園中看到擺晃的鞦韆,總是會興奮的想要坐上去享受速度與擺盪的感覺,隨著高低起伏,彷彿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在當下忘卻,The Swing 將這種感受帶出了公園,並且加入了燈光與音樂的元素,讓感受更加豐富。
這項從原來的21鞦韆改進的音樂鞦韆,成為一具可以獨立搭建的裝置,同樣讓使用者能夠以自身連接到整個設施本體,透過自身鞦韆的音效與他人的協調合作產生動人的樂聲。
底部的發光面板更使得鞦韆在夜晚的擺盪之中留下一道道閃耀的弧線。
隨著鞦韆盪到高處、煩惱是不是也被拋得遠遠的呢?投入在其中控制自身的擺動速度和其他人搭配,譜出一段最美的樂曲。

文章轉載於ㄇㄞˋ點子http://www.mydesy.com/the-swing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台北設計獎


臺北市政府為向國際傳達「臺北設計」的優質形象,特舉辦「臺北設計獎」,廣邀全世界創意設計工作者、設計科系師生,以及熱愛設計的人士,公開徵選傑出國際設計作品,以臺北市作為創意設計匯流平台,藉以發掘具商機潛力的創意設計,鼓勵運用設計來改善城市的經濟、社群、環境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使用者更和諧、安全與便利的生活。 

參賽類別

分為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公共空間設計三類,各競賽類別領域詳細項目如下。
工業設計類:
工業設計類指可供量產之工業產品設計,包含一般與數位應用、交通工具設計、設備儀器設計、生活及家居用品設計、資通訊及家電產品設計及其他類等。

視覺傳達設計類:
視覺傳達設計類包含數位平面創作、識別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及印刷設計(含數位印刷)等。

公共空間設計類:
提供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政府建築及部分私人建築等。
參賽類別說明:


 類別說明
工業設計
一般及數位應用:數位科技/設計應用
交通工具設計包含:車輛、飛行器、船艇等。
設備儀器設計包含:工業設備、生產機器、醫療設備及儀器、工程儀器工具等。
生活及家居用品設計包含:辦公用品、廚房、衛浴、家具/五金等。
資通訊及家電產品設計:消費性電子產品、電信電腦、電子手錶、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
其他類包含:流行時尚、運動用品、休閒設備、玩具等

視覺傳達設計
數位平面創作:數位平面影像作品

識別設計包含:
企業形象:各種企業機構、非營利機構單位等標誌及系列應用設計作品。
品牌形象:各種商業推廣、商品行銷等標誌及系列應用設計作品。
活動形象:各種商業、公益、文化活動等標誌及系列應用設計作品。

海報設計包含:
商業海報:各種商業行銷推廣海報及燈箱、車體廣告等設計作品。
文化海報:各種藝文展演、公益活動等實際運用之宣傳海報作品。

包裝設計包含:
商品包裝:各種商品之單體或系列包裝盒、購物袋等設計作品。
禮盒包裝:各種以送禮為目的之單體或系列禮盒包裝設計作品) 。

印刷設計包含(含數位印刷):
型錄簡介:各種商業宣傳型錄、DM等單張摺疊或成冊之設計作品。
請柬卡片:各種喜慶賀卡、金融證卡、請柬、宣傳卡片等設計作品。
綜合印件:各種行事曆表、POP、郵票、行銷印刷品等設計作品。

公共空間設計
開放空間:公園、街道、廣場、停車場、運動場等。
政府建築及部分私人建築:學校、車站、候車亭、醫院、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圖書館、運動館、文化中心、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公廁等


評分項目 說明
應用性 ‧作品符合市場趨勢、具商業開發價值
技術性 ‧技術應用成熟度及作品功能性、材料、技術等

決審模型精緻度
創意性 ‧設計創意與原創性
美感度 ‧作品美感表現


主辦單位確保評選過程皆在公平公正的流程中進行,且不得影響評審團的評選過程。
當評審團的評選為最終決定後,將不依任何第三者介入評審與參賽者而改變,且參賽者與評審團皆同意此評選過程。


本文轉載於http://bhuntr.com/tw/contest/121759/outbound?t=signup&ref=btn-right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南昌傢具街—新一代傢具大賞

關於競賽

緣起

臺灣曾享有「家具王國」之美譽,而南昌家具街為臺北市以家具聞名之商圈。然而,近年來,極具設計感的歐美現代家具大舉進駐臺灣市場,加上大陸與其他低價競爭對手的挾擊,南昌家具街極須轉型以求突破困境。為此,南昌家具街發展協會延續去年度設計大賞今年再度承辦第二屆「新一代家具創新設計大賞」,希望結合各方設計人士的創意設計,將設計概念以樣品呈現,得以交流知識與傳承經驗,提供一個發揮創意的舞台,藉此發掘下一代新銳創意設計師。
       目標
經由第二屆新一代家具創新設計大賞之舉辦,除了提供民眾與消費者發揮的舞台,結合創意在徵稿中實現,更能發掘不同的家具設計創意。
透過擴大辦理之主題,邀請一般民眾投入本次活動,進而提升商圈設計質感,透過新一代家具創新設計大賞及店家優惠行銷推廣,提高商圈對外知名度,吸引新舊消費者購物意願,擴大商圈經濟效益。
結合在地資源,進行推廣活動,提升商圈店家的經營效益。
結合得獎作品,製作成美化模型,配合壓克力箱、燈具等元素,辦理街區展示會,讓民眾參觀成果,也達成美化商圈街區的目標。

參賽辦法請至官網詳細查詢
比賽官網http://www.nanchanglu.com.tw/front/bin/home.phtml

本文章轉載於http://www.nanchanglu.com.tw/front/bin/hom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