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跨界 X 共生 ; 生機 X 美學




2011 年惟吾德有限公司榮幸獲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之邀,以丹麥細木作工作坊 PP Møbler 與漢斯.韋格納 (Hans J. Wegner) 合作的經典作品,將於松山文創園區代表丹麥參與展出「國際工藝設計大展-跨界X共生」,並於台中陸府建設「生機X美學」共同開展。特別邀請 PP Møbler 第三代老闆 Kasper Holst Pedersen、行銷經理 Torben Hestbech 來台交流分享「丹麥木製家具的歷史、製程和生態觀點」及「木材-大自然所賜予的智慧」。藉由此次展出,向國人展現丹麥最細緻完美的傳統工藝與自然界共生共榮的精神,與台灣文化互相激盪產生多元思考與碰撞,交會出創新的火花,竭誠邀請您共襄盛舉這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設計盛會!

惟吾德有限公司創辦人  林德雄  敬邀

展覽時間 | 9/ 30 () ~ 10 / 30 ()  週一至週五 10 am-6 pm   週六至週日 10 am-8 pm
展覽地點 | 臺北市110 信義區光復南路133  -  松山文創園區第號倉庫 丹麥館   
活動網址 | 國際工藝設計展 


講座報名請電洽惟吾德 03-328-9949 或E-MAIL 至 service@wellwood.tw
活動資訊詳見:惟吾德官網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仲秋聯誼會



學會將於十七日(週六)晚上六點,於順豐休閒竹屋舉辦仲秋會員聯誼,以一人提供一食材的方式,歡迎各位會員攜眷參加。


地點:竹山鎮中和里前山路二段47-27號。
目前已定食材內容如下:蕃薯、山猪肉湯、放山烤鷄、五花肉、香腸、猪排骨、帶殼蚵仔、咖啡。

連絡請洽學會:049-2659317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2011創意生活節」9月臺中登場



「以未來之名.我們創意!」2011 創意生活節將於 9 月 2 日至 25 日,同時在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臺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隆重登場!今年,擺脫過往設計展覽的傳統模式,以「人本、科技、共生、My future」為主題,為國人帶來國內外經典設計精品,展現未來生活方式的趨勢。

創意生活節去年首度在臺中舉辦,以「百件經典設計名品、百位生活創意達人」的活動主打獲得民眾熱烈參與。今年的展覽,除有多件首度在臺灣曝光亮相的珍貴展品外,還規劃精采多元的藝人、樂團表演、創意市集與講座等活動,期盼民眾透過觀賞、體驗與互動,感受文創設計的魅力,深刻體認這片土地上令人感動的設計力與生命力。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央廣場也規劃了創意市集活動:每逄週六、日的下午兩點半至晚上九點,每日共有五十攤的手作、美食攤位,讓您在園區度過好吃又好玩的周末!每逄週日下午三點半,現場還規劃「玩設計.互動工作坊」,邀請最具實力的手作達人示範,限量開放40名現場民眾免費參加DIY活動,讓大家一同激盪自己的想像力!

去年吸引眾多愛好設計美學民眾入場踴躍參與的生活講座,今年以更強盛的陣容登場。邀請到阿原工作室創辦人江榮原、東喜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吳東龍、四度入圍葛萊美獎的設計師蕭青陽、金馬獎導演楊力州、北歐櫥窗總經理黃世嘉、魔椅(mooi )歐洲復古家具店負責人簡銘甫六位重量級講師,分別在園區外與園區內各舉辦三場講座,有效擴大「創意生活」的影響力。詳細講座日期可上官網查詢與進入網站報名!

臺中市擁有許多大型且具特色的地標性建築、國際級藝文設施,是極重視與富有文創發展力的城市。臺中市文化局今年與文建會2011 創意生活節合作,在臺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惠中樓1樓中庭舉辦「2011創意生活in臺中」,於9月2日至25日間展出臺中文創商品,並規劃世界級設計師講座、主題之旅、以及創意市集與動態表演。

活動官網:2011創意生活節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雲南友訪—交流II

今天,來自雲南的朋友第二次熱情來訪。九點剛過,由雲南省玉溪市林業局副局長吳洪明先生領隊的十七名團員抵達文化園區入口;在簡短的寒喧之後,隨即取出了遠從雲南所帶來的禮物:當地的竹編手工藝品和特產,贈送給協會。稍晚在座談會上,我方則以耳扒組回贈給每位團員。


針對參訪行程,竹文化園區特地安排由單季玉小姐擔任解說,她深入淺出地將館內豐富多元的資訊傳達給團員,獲得眾人的嘉賞,也對園區的展覽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眾人聚精會神地聆聽現場解說。
結束完竹文化園區的參觀行程,眾人隨即轉移到座談會場地的青竹竹文化園區。

青竹的陳靖賦總經理向團員進行園區介紹。

在青竹這一處兼具觀光休閒、生態保育和地方產業的竹類教育園區裏,生活文化的感動在相近的環境背景中相遇;雖然竹山與雲南相隔遙遠,彼此卻能在一物一景中找到共同的話題。透過竹,我們因此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承蒙青竹竹文化園區的熱情贊助,提供會議室場地與相關設備讓今日的交流座談順利地進行,謹致深深的感謝。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2011精緻木竹材創意競賽


近年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不斷推廣綠色產業永續經營的概念,為能鼓勵對創意設計有興趣的民眾及學生參與徵件活動,特以舉辦此競賽以徵求更具創意之設計作品。

■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生態材料產業發展協會

■ 競賽資格 
    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個人或所組成之團體,不限年齡、職業、居住地、設計類型。

■ 作品資格 
 1. 每隊可繳交之作品數量不限,但同一設計概念的系列作品視為一件。
 2. 作品概念須融入木竹材料之素材。
 3. 所有作品必須具有原創性:為參賽者自行創作,未曾公開販售、且未獲公開獎勵。

■ 競賽獎勵 
 金獎:1名,獎金新台幣30,000元,獎狀壹只
 銀獎:1名,獎金新台幣20,000元,獎狀壹只
 銅獎:1名,獎金新台幣10,000元,獎狀壹只
 佳作:3名,獎金新台幣 5,000元,獎狀壹只

 1. 各組依實際評選結果,若未達評審認定標準者,得予從缺。
 2. 各獎項獎金依所得稅法規定扣繳。

 3. 得獎名單公布:
   (1) 預定100年10月12日公佈並於100年10月17日假台北市官邸藝文沙龍頒發獎金獎狀。
   (2) 獎者名單於本協會的公告網站,並擇期通知所有得獎者領獎事宜。

■ 評選辦法
 1. 評選方式:聘請國內專業學者組成評審小組評選;評選結果未達標準,得予從缺。

 2. 評分標準:
  ·主題創意40%     ·構圖美感30%     ·情境故事30%

■ 報名收件說明
 1. 收件日期:自100年8月26日(星期五)起至9月30日(星期五)截止。
 2. 報名方式:郵寄作品並通訊報名(以郵戳為憑)或現場送件,逾期不予受理。
 3. 郵寄地址:734台南市六甲區工研路8號北研棟611室
        社團法人台灣生態材料產業發展協會 秘書處收
        請於信封註記參加 2011精緻木竹材創意競賽
        聯絡電話:(06)6989839 / FAX :(06)6989840 / 聯絡人:林幸妤
 4. 報名簡章:請至社團法人台灣生態材料產業發展協會網站首頁
        (
http://www.eco-materials.org.tw/)下載本年度比賽簡章報名表格。
        請依文件說明依序登打填寫,並自行檢視所附作品和報名資料完備。
 5. 每件參賽報名作品,請附報名表、作品創作理念說明表之資料,隨實體作品送件。 

 6. 報名資料電子檔:報名表、作品創作理念說明表、電子檔。

簡章下載:
社團法人台灣生態材料產業發展協會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台灣百年竹業」電子書暨竹道紀錄片發表會


曾在四月份【竹韻饗宴】會員交流中前來拍攝的薛導演一行人,其團隊已完成作業,並將進行電子書與紀錄片的發表,詳細訊息如下,熱情邀請會員踴躍參加。

◎日期:2011年8月30( 星期二)下午14:00~17:00
◎地點:台北中正紀念堂1F演講廳(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近大孝門)
◎流程

◎ 交通:搭乘捷運請由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出站,前往會場。
  

確認出席,請用Mail向主辦單位報名,座位有限請儘早報名。
免費報名信箱:madaideas@gmail.com
或 請打洽詢電話 (02) 6601-0805,謝謝。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



全球首次跨領域設計展,「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將在9月30至10月30日,匯集全球18個國家、55家企業、50 家設計公司、26 所設計院校、40個設計推廣組織,展現無限創意。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橫跨三大展場:「松山文創園區」、「南港展覽館」及「台北世貿展覽一館」,是設計年系列中規模最大的活動,也是臺北繼聽奧與花博之後的重要國際盛事,集結了企業、設計公司、設計院校以及設計推廣組織,以善念設計手法,詮釋主題「交鋒」,讓全民體驗世界設計產業的脈動與能量,並且欣賞台灣設計師的巧思與風采,邀您一同參加。


主題:交鋒,Design at the Edges。

設計實務與其他領域相互激盪後的前瞻突破設計

當設計與其他領域結合時,設計猶如一種服務,無論是科學、科技、政府、企業或非政府組織,掌握時代的脈動與需求,設計才能夠突破現況,改善人類生活。
不同設計類別相互激盪後的前瞻突破設計
不同專業的設計類別之間,是否有共通的原理原則?區隔不同專業設計類別的準據又為何?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這三類別,如何相互激盪帶給彼此嶄新的突破,將是本次主題所探討的一項重點。
呈現全新的、前衛性、實驗性及挑戰設計眼界的作品與概念
設計除了需要跨越領域、跨越類別的相互激盪外,設計還需要超越當下的自己,挑戰設計的可行性,以呈現嶄新的、前衛的、實驗的概念與作品。